7月7日,供电与工程学院组织“智轨”先锋实践团赴南京地铁工务分公司青龙车辆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接触行业前沿、了解企业文化的桥梁,更在交流互动中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活动伊始,“智轨”先锋实践团满怀期待地踏入杨海滨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里,各类先进设备有序陈列,创新成果琳琅满目,彰显着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劳模、全路技术大师杨海斌热情地介绍了工作室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与智慧。在创新成果展示区,他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每一项成果的研发背景、创新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难题,还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随后,“智轨”先锋实践团来到杨海滨创新工作室二楼会议室,与全国劳模杨海滨、第五党支部党群干事金龙,以及各工班长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金龙干事主持会议,他首先详细介绍了南京地铁工务分公司综合监护中心的工作情况。从日常的设备监测维护到应急处理机制,从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严谨的工作流程规范,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地铁工务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记录下关键信息,对地铁工务这一幕后英雄式的岗位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在座谈交流环节,学生们围绕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工作安全以及创新发展与新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踊跃提问。针对职业素养,企业员工分享了自身在工作中如何培养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强调这些软技能对于个人职业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在专业技能方面,详细介绍了地铁工务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鼓励学生们扎实学好专业课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金龙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们强调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规范。
谈到职业精神,杨海滨讲述了地铁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这份职业背后的责任与担当,他也介绍了地铁工务领域正在探索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如智能化监测系统、新型维修工艺等,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方法,潜心钻研技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此次研学活动,“智轨”先锋实践团的学生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地铁工务分公司的工作实际,还与企业员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深刻理解了工匠精神,相信这次宝贵的经历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提升自己,为未来投身轨道交通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