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6日下午,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导刘勇刚教授应邀在励行讲堂201为我校师生作“中华诗词的当代价值”学术讲座。基础教学部吴宝明主任主持了讲座。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刘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带着同学们重温华夏五千年诗词之路,阐述中华诗词的当代价值,引导同学们多读中华诗词,从中获得人生启迪和艺术美感。“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又在山顶上会合。”刘教授用这句话谆谆教诲我们工科院校的同学们未来无论深耕于哪一领域,都要抱有一颗天地诗心,怀有一种文化情怀,融通文理,将专业成长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坚定文化自信。
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作为吟诵耆老陈少松先生的传人,刘勇刚教授长期从事“古诗文吟诵”的教学与研究,对吟诵有着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体悟。在讲座中,刘教授讲述了何为吟诵、吟诵的特点与规律、吟诵的功能意义等问题,让大家颇受启发。为了让师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吟诵之美,刘教授在现场动情地吟诵了《鹊桥仙》《诗经·蒹葭》《破阵子》《论语》《离骚》等经典古诗文,或婉转悠扬,或慷慨激昂,深情诠释了诗人心中那百转千回的复杂情感,让现场听众沉浸其中。师生们在刘教授抑扬顿挫、随情转腔的吟诵中,深切领悟了古典诗词中蕴含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刘教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深厚渊博的学识、且讲且吟且诵的讲授方式赢得了师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师生们表示,刘教授的讲座让大家充分享受到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为帮助广大师生理解诗词、走进经典提供了新路径。
讲座结束后,语文教研室老师结合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让一篇篇经典的中华诗文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文:任静,图:苏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