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文化之美,传承中华文明,4月26日,供电与工程学院党建带团建,组织汉文化社的同学们身披春日暖阳,踏入南京博物院这座承载千年文明记忆的殿堂,开展了一场“对话历史,传承文脉”为主旨的文化探索活动,以实践之旅与华夏文明深度共鸣。
步入“江苏古代文明”展厅,刻有展厅名的石壁如历史长卷的扉页,徐徐展开江苏大地的文明史诗。同学们或身着交领右衽的汉服,或身披简约现代的便装,在展柜间穿梭,仿佛古今对话的使者。青铜器的厚重、陶瓷器的精美、书画的飘逸……每一件文物都吸引着他们驻足观赏、细细品味。大家时而低声交流感受,时而专注聆听讲解,试图从这些珍贵文物中探寻古人的智慧与生活印记。
穿过展厅,同学们步入还原民国街景的沉浸式展区,复古的氛围让同学们仿若穿越回旧时光。暖黄灯光下,霓虹灯牌、老式电话亭、布艺招牌次第铺展,恍若踏入王家卫的电影中。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同学化身“时空导游”,为大家讲述展板上民国广告和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当讲解“国货当自强”的标语时,大家忽然安静了,百年前的商业智慧与当代的国潮复兴,在这一刻形成奇妙共振。
暮色四合时,同学们带着满载的思考与感动踏上归途。有人计划将青铜器纹式融入外观设计,有人开始策划校园汉服文化节与非遗工坊联动活动,更多人表示愿以汉文化社为阵地,开展汉服妆造教学、传统礼仪展演等活动。活动负责人在总结中说:“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探宝者’,更应成为‘传灯人’,让更多人看见历史长河中那些熠熠生辉的文明碎片。”
此次活动,是供电与工程学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同学们在文物与场景间穿梭,不仅触摸到江苏大地的文明基因,更以青春视角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学院将持续探索“文化+实践+党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