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建设,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2025年9月23日下午,城轨与市域交通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总结心经验,筑牢心防护”心委微课堂。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志超、心理中心教师李晓晴、学院心理辅导员吴秀芹及2023、2024级全体心理委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表彰先进,凝聚榜样力量 活动伊始,朱志超为2024-2025学年表现突出的8名优秀心理委员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以此肯定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辛勤付出与显著成效。朱志超充分肯定了心理委员在校园心理健康防护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勉励全体心理委员:一是要增强使命感,深刻认识心理工作的责任与价值,以高度的责任心守护同学心理健康;二是要明晰工作方法,通过密切联系班级心理气象员、主动关心同学动态,做到心理问题早识别、早反馈、早干预,助力同学走出困境;三是要坚持长效赋能,注重自我学习与技能提升,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达到“助人自助”的双向赋能。
技能实训,强化专业能力 在第二阶段,李晓晴聚焦大二、大三心理委员的核心职责,通过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重点讲解了抑郁倾向、自伤行为等危机信号的识别要点,并系统梳理了心理委员的工作流程与应对规范。现场还进行了“非评判性倾听”技巧的沉浸式演练,通过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心委们熟练掌握了“询问-共情-转介”的标准化沟通话术。李晓晴指出,心理委员需以尊重、理解、支持的态度倾听同学心声,在必要时及时转介专业资源,确保心理危机干预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创新场景,贴近学生需求 本次活动首次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举办,充分践行“服务下沉、贴近学生”的工作理念。“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集生活服务、学业支持、心理辅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学生综合服务平台,为心理委员培训提供了更为便捷、温馨的场景支持。通过将活动阵地前移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空间,有效打破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进一步增强了心理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心委微课堂通过表彰激励、技能提升与场景创新,有力激活了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内生动力,为秋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院将持续完善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